[012]全球分散投資的優勢

 


為何需要全球分散投資?

投資是一場平衡風險與收益的長期旅程。過去幾年,美國股市與台灣股市以其亮眼的表現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目光。然而,單一市場的過度集中投資雖可能在短期內帶來高額回報,但也暗藏風險。全球股市的歷史表明,無論某一市場在特定時期如何蓬勃發展,過於依賴單一市場可能導致重大財務損失。因此,全球分散投資成為明智投資者的重要策略。借鑒英國和日本股市的歷史教訓,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全球分散投資的優勢與必要性。

一、歷史教訓:英國與日本股市的警示

1. 英國股市的歷史教訓

在19世紀,英國是世界經濟的領頭羊,倫敦金融城吸引了來自全球的資本。英國股市當時占全球市場的75%以上,英鎊更是國際貿易的主要貨幣。然而,隨著20世紀的到來,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帶來的經濟破壞和殖民帝國的逐漸瓦解,英國的全球影響力大幅下降。這一過程中,英國股市的比重也大幅縮減,如今僅占全球股市約3%。

那些在英國巔峰時期過度集中投資的投資者,並未預見市場地位的衰退。這一歷史教訓揭示出,即使是全球最強大的市場也可能經歷長期低迷,投資者若無法有效分散風險,則可能陷入財務困境。

2. 日本股市的泡沫與崩潰

20世紀80年代,日本以其強大的出口經濟和創新技術領先世界。當時,日本股市占全球股市市值的45%,而美國僅為33%。日經225指數在1989年底達到38,915.87點,標誌著日本經濟的巔峰。然而,隨著資產價格泡沫的破裂,日本經濟進入「失落的三十年」,股市也隨之陷入漫長的低迷期。歷經三十四年,直至2024年2月,日經225指數才終於突破1989年的歷史高點。

這些年來,那些未能分散投資的投資者,不僅錯過了其他市場的增長機會,也無法從日本股市的低迷中恢復。這段歷史進一步證明,單一市場的風險可能超出預期,分散投資能在關鍵時刻提供保護。

二、全球分散投資的優勢解析

1. 降低風險

正如歷史教訓所示,單一市場可能因經濟泡沫、地緣政治或外部衝擊而經歷長期低迷。而全球分散投資能幫助投資者將資金分配至多個經濟體,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。例如,當美國市場波動時,歐洲市場的穩定表現可能對沖風險。

2. 捕捉多元市場機會

不同地區的經濟增長週期和行業結構存在差異。例如,美國的科技行業領先全球,歐洲汽車工業發達,而新興市場則以能源、原材料產業見長。分散投資讓投資者能參與不同市場的成長,抓住更多潛在收益機會。

3. 降低波動性

全球投資組合能有效降低資產的波動性,因為不同國家的市場表現不完全相關。當某一地區的市場下跌時,其他地區可能仍在增長,這有助於平滑投資組合的表現。例如,2020年的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,但美國科技行業的蓬勃發展彌補了其他行業的虧損。

4. 提升資產組合的抗衝擊能力

無論是英國股市的衰退還是日本泡沫的崩潰,單一市場的巨大波動表明,不確定性無處不在。全球分散投資能使投資者分散風險,應對不同經濟環境中的挑戰,從而提高資產組合的抗衝擊能力。


三、全球股市分散投資的實踐建議

1. 核心-衛星策略

  • 核心投資:將大部分資金配置於全球市場ETF(如VT),分散風險並捕捉不同經濟體的增長機遇,以確保資產的長期穩定增長。
  • 衛星投資:其餘資金分配至區域性市場ETF(如美國市場ETF VTI/SPY/QQQ 與台灣市場ETF 0050/006208等),以抓住中長期高增長機會。

2. 定時定額投資與年度再平衡

透過定時定額方式持續投資,無需試圖預測市場高低點。年度再平衡是維持投資組合穩定的重要策略。它能避免因單一市場表現突出而導致資金過度集中,從而保持風險與收益的合理配置。

3. 長期思維

投資者應根據個人目標和風險承受度選擇合適的ETF,並保持長期持有的心態。投資者不需追求報酬最大化,而是應預想在股市最差狀況下是否能堅持買進持有、抱緊不賣的策略,避免因市場短期波動而影響投資決策。

結論

歷史教訓告訴我們,市場沒有永遠的「贏家」,任何國家或地區的市場都可能因經濟、政治或其他不可預測的因素而發生劇烈變化。全球分散投資不僅是現代投資理論中的一項重要原則,更是一種面向未來的不確定性、尋求穩定增長的實用策略。在當今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,投資者需要以更加開放和全面的視角來審視自己的資產配置,將資金合理分散於全球市場。這樣的策略不僅能夠幫助投資者應對市場風險,還能最大化地捕捉全球經濟增長的紅利,實現資產組合的平衡發展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