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018]台股海外ETF簡介與全球資產配置策略

 

前言

全球資產配置是一種重要的投資策略,通過在不同地區、不同類型的資產間分散投資,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風險,並尋求穩定的長期回報。對台灣投資者來說,台股發行的海外ETF提供了一個便捷的途徑參與全球市場。本文將探討通過台股海外ETF實現全球資產配置的可行性,分析其優缺點,並提供實用的建議。

台股海外ETF類型及特點

台股海外ETF可分為三大類別:美國市場股票ETF、美國以外股票ETF與美國公債ETF。以下將介紹各類ETF的特點及其在全球資產配置中的角色。海外ETF表格整理如下,其中僅列出規模最大的對應ETF,並將規模小於10億台幣與總管理費大於1%的ETF以紅字表示之。

美國市場股票ETF

資料來源:MoneyDJ

美國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,約佔全球市值的65%,是全球資產配置中重要的一環。目前台灣發行的美國市場ETF主要包括:

  • 元大S&P500 (00646):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,涵蓋美國大型企業
  • 富邦NASDAQ (00662):追蹤納斯達克100指數,側重於科技股
  • 國泰美國道瓊 (00668):追蹤道瓊工業平均指數,包含30檔藍籌股

值得注意的是,台灣目前沒有對應美國整體市場(如VTI)的ETF產品。相較於美股直接發行的SPY、QQQ、DIA等ETF,台股版本存在以下差異:

  1. 規模較小:台股美國市場ETF規模普遍較小,國泰美國道瓊00668規模僅8.01億台幣
  2. 較高的總管理費:例如國泰美國道瓊00668總管理費高達1.52%
  3. 配息政策不同:美股ETF多採月配息或季配息,殖利率在0.59%-1.64%;而台股發行的美國市場ETF均為累積型不配息,有利於長期投資的複利效果

美國以外股票ETF

資料來源:MoneyDJ

為了實現真正的全球資產配置,投資美國以外的市場也同樣重要。台灣發行的相關ETF包括:

  • 富邦歐洲 (00709):對應歐洲市場
  • 富邦日本 (00645):因無直接對應亞太市場ETF,使用佔亞太市場約60%的日本市場ETF替代
  • 國泰新興市場 (00736):對應新興市場

然而,值得關注的是,這些ETF相較於對應的美股ETF(VGK、VPL、VWO)具有明顯缺點:

  1. 規模極小:三檔ETF規模均不到3億台幣,流動性有限
  2. 總管理費過高:特別是國泰新興市場總管理費高達1.81%
  3. 缺少完整涵蓋:台灣市場缺乏對應全球市場(VT)和完整亞太市場(VPL)的ETF產品

配息方面,美股發行之ETF均採季配息,殖利率在1.95%-3.16%之間;而台股發行的美國以外股票ETF中,僅國泰新興市場採半年配息,殖利率為1.67%。

美國公債ETF

資料來源:MoneyDJ

債券是資產配置中降低風險的重要工具。台灣發行的美國公債ETF包括:

  • 中信美國公債 (00864B):對應短期美債(0-1年期)
  • 元大美債1-3 (00719B):對應1-3年期美債
  • 元大美債7-10 (00697B):對應7-10年期美債
  • 元大美債20年 (00679B):對應20年以上長期美債

這些ETF相較於對應的美股公債ETF(SHV、SHY、IEF、TLT)同樣面臨規模較小和管理費較高的問題。然而,相較於股票型ETF,這些債券型ETF的差異較小,為台幣環境下投資美國公債提供了便利。

配息政策方面,美股發行之美債ETF均採月配息,殖利率在3.2%-4.87%之間;台股發行的美國公債ETF除00864B為累積型不配息外,其餘均採季配息,殖利率在2.9%-4.5%之間。

台股ETF下市風險與流動性考量

投資台股ETF時,必須考慮其下市風險。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規定,ETF分為股票型ETF與債券型ETF,下市門檻要看最近30個營業日之平均規模:

  • 股票ETF不得少於1億台幣
  • 債券ETF不得低於2億台幣

考慮到ETF的下市風險與流動性問題,建議投資人優先選擇規模大於10億台幣的台股ETF,以確保投資的穩定性和流動性。

台股海外ETF實現全球資產配置的可行性

基於上述分析,台灣投資人可採用以下策略實現全球資產配置:

股票部分

  1. 美國市場配置:由於美國市場佔全球市值約65%,建議至少配置部分資金到美國市場ETF。可考慮規模較大的元大S&P500 (00646)或富邦NASDAQ (00662),依個人風險承受度選擇。

  2. 美國以外市場:鑑於台股美國以外股票ETF的規模均太小,風險較高,投資人可考慮使用複委託或海外券商,分散投資美股ETF中的VGK、VPL、VWO或直接買進Vanguard總體國際股票ETF VXUS (VXUS 成立於2011年,可用一檔ETF投資美國以外的全球股票市場)。

債券部分

台股美國公債ETF提供了在台幣計價環境下,直接投資美國公債的便利性。投資人可根據自身對利率風險的接受程度,選擇不同比例的中期+短期債券ETF如00697B、00719B、00864B等,以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度。

資產配置比例建議

資產配置是投資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,透過適當的比例配置策略,可以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穩健增值,並有效降低風險。以下是兩種常見的資產比例配置方法,供投資者依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與人生階段進行調整。

1.按風險承受度的資產配置

這些資產配置比例主要基於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(Modern Portfolio Theory, MPT),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Harry Markowitz 於1952年提出。MPT強調透過適當的資產配置與分散投資,投資者可以在不同的風險水平下,獲取最佳的風險調整後報酬。

根據這一理論,投資人可依照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合適的資產配置比例:

  • 積極型投資者(高風險高報酬)

    主要適用於年輕、有穩定收入且能承受市場波動的投資人。根據MPT,高風險承受者應該將大部分資產投入高收益資產,如股票。建議配置:

    • 80% 股票 + 20% 債券
  • 穩健型投資者(適度平衡風險與報酬)

    適合希望兼顧資產增長與風險控制的投資人,例如中年人士或對市場波動較敏感的投資者。根據MPT,適度增加債券可以有效降低波動性,同時保持良好的收益潛力。建議配置:

    • 60% 股票 + 40% 債券
  • 保守型投資者(以資本保值為主)

    適合即將退休、無法承受大幅資本波動的投資人,重視穩定收益。根據MPT,保守投資者應該降低股票持倉比例,以減少市場風險對資本的衝擊。建議配置:

    • 40% 股票 + 60% 債券

2.根據年齡的資產配置

年齡是影響資產配置的重要因素,反映了投資者的時間視野和風險承受能力。市場上常見的 「110-年齡」法則 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參考原則:

  • 股票投資比例 = 110 - 投資者年齡

此方式根據投資者的年齡動態調整,以確保在不同人生階段獲取最佳風險回報比。例如:

  • 30歲投資者:80% 股票 + 20% 債券
  • 50歲投資者:60% 股票 + 40% 債券
  • 70歲投資者:40% 股票 + 60% 債券

隨著投資環境的變化,現代投資觀點傾向於更積極的配置,亦有人採用 “120-年齡”法則,適合較高風險承受度的投資者。


總結

台股海外ETF為台灣投資人提供了參與全球市場的途徑,但同時也存在一些明顯的局限性。在選擇台股海外ETF時,投資者應綜合考量以下因素:

  1. 規模與流動性:優先選擇規模大於10億台幣的ETF
  2. 總費用率:留意管理費過高的ETF
  3. 追蹤誤差:評估ETF與標的指數的偏離程度
  4. 折溢價情況:觀察市場價格與淨值的差異
  5. 匯率影響:台股海外ETF以外幣計價,匯率變動會直接影響ETF股價。若台幣升值,換算回台幣的ETF價值將下降;反之,若台幣貶值,ETF價值將上升。

若投資者不想使用海外券商或複委託,且能接受上述的局限性,或有股票質押的需求,則台股的相關ETF是一個可行的選擇;但如果追求更低的費用和更精確的追蹤,則直接投資美股ETF可能是更適合的選項。

最終,成功的全球資產配置不僅在於工具的選擇,還在於配置比例的設定與長期堅持的投資紀律。投資人應根據自身財務目標、投資期限與風險承受能力,制定適合自己的全球資產配置策略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