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 : 主動投資的迷思與困境
許多人談到投資理財,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如何在股市中尋找「明牌」與「飆股」,試圖精準預測市場走勢,透過低買高賣來獲取高報酬。然而,這種主動投資策略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,深入研究個股、分析產業趨勢,並密切關注總體經濟變化。雖然主動投資確實有機會跑贏大盤,但成功的機率極低且難度極高,投資人不僅需承擔更大的風險,最終的投資績效也充滿不確定性,難以保證長期持續超越市場。
主動投資難以戰勝市場
關於主動投資績效不佳,已有許多研究和數據支持。其中,最廣為人知的是標準普爾道瓊指數公司(S&P Dow Jones Indices)發布的「SPIVA美國股票指數報告」。這份報告定期比較主動型基金與其對應基準指數的績效。
![]() |
資料來源: S&P Dow Jones Indices LLC, CRSP. Data as of Dec. 31, 2024 |
根據 2024 年底的 SPIVA 報告,單一年度來看,當年有 65% 的大型股主動管理基金未能跑贏標普 500 指數,這一比例高於2023年的60%,也略高於過去24年來的平均64%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在長期統計下,在過去20年裡,所有主動型美國股市基金、大型股基金、中型股基金、小型股基金、多類型股基金,均有超過90%的主動型股票基金表現遜於相對應的標普500指數。這意味著,即使是專業的基金經理人,想要靠主動選股持續擊敗市場也是非常困難的事,一般散戶想要透過選股擊敗這些專業投資機構,成功的機率更是微乎其微。
勒巴夫定律: 主動投資人生,被動投資金錢
面對主動投資的困境,《賺錢,也賺幸福》的作者麥可.勒巴夫(Michael LeBoeuf)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觀點,強調「主動地投資自己的人生,被動地投資金錢。」的勒巴夫定律。這句話的核心理念是:將時間和精力聚焦於自我成長,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、發展興趣愛好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,這些才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資產。至於金錢,則可以採取簡單有效的被動投資策略,讓它隨著時間複利增長。
人類最寶貴的資源是時間和注意力,而非金錢。金錢耗盡後可以再賺,但時間一去不復返。因此,明智的做法是主動投資自己的人生,所謂「投資自己,穩賺不賠」,發展自己的職業技能、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,這些投資往往能帶來更高的「人生報酬率」。
勒巴夫定律提醒我們,在追求財務目標的同時,更需關注自己的生活與夢想,找出對自己最重要的事物,然後決心花時間讓自己擺脫現狀,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。
被動投資的優勢:簡單、有效、省時
與主動投資人生相對應的是,勒巴夫定律提倡被動投資你的金錢。被動投資是一種「買進並持有」的投資策略,減少交易頻率,不選個股、不猜測市場時機,而是透過持續投資來應對市場波動,以不變應萬變。
選擇被動投資的原因有很多:
- 打敗大多數投資人: 由於大多數主動投資者難以持續跑贏大盤,選擇被動投資實際上可能讓你勝過90%以上的投資人。即使是專業的基金經理人,長期下來也很難超越指數的表現。
- 節省時間和精力: 被動投資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個股、分析財報或預測市場走勢。這讓我們能將更多精力投入到「主動投資人生」的方面,追求個人成長和生活樂趣。
- 降低投資成本: 指數型 ETF 通常具有較低的內扣費用和交易成本,這有助於提高長期投資的實際回報。頻繁的主動交易反而會產生高額的手續費,侵蝕投資收益。
- 分散風險: 透過投資追蹤廣泛市場的指數基金,可以有效分散單一個股或產業帶來的風險。即使某些公司表現不佳,整體市場的表現仍然相對穩定。
- 股神的智慧: 股神巴菲特也強烈推薦散戶投資人選擇被動投資,買入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。他甚至與避險基金進行了一場長達十年的賭局,證明被動投資的優勢。巴菲特建議,對於沒有時間和專業知識的普通人來說,將所有資金投資於低成本的指數基金是最好的選擇。
如何實踐被動投資策略
- 設定財務目標: 透過黃金圈理論,明確投資的目標、風險承受能力與投資期限。
- 建立資產配置: 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,配置股票 ETF、債券 ETF 及現金等不同資產類別。
- 全球分散佈局 : 全球分散的策略,可以讓投資者受益於全球經濟增長,並降低單一國家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。
- 堅持長期思維: 投資績效的關鍵在於留在市場的時間長短,而非準確預測市場走勢。市場波動是正常的,不要因為短期的漲跌而改變投資策略。
- 定期定額投資: 設定自動扣款,無需理會市場漲跌,每月定期將資金持續投入到被動投資組合中,讓複利的力量發揮作用。
- 定期檢視和資產再平衡。定期PDCA檢視投資組合,使用再平衡策略調整資產配置,以維持目標比例。
結論
投資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更美好的生活,而不是成為金錢的奴隸。透過「主動積極投資自己的人生,被動投資你的金錢」的策略,我們可以避開主動投資的陷阱,提高長期投資成功的機率,更重要的是,贏回寶貴的時間,去追尋一個更豐富、更幸福的人生。 讓我們將時間和精力投入於自我成長、陪伴家人、追求夢想,讓金錢成為我們實現人生目標的工具,而不是束縛我們的枷鎖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