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023]2025關稅大戰下的台股ETF績效與資產配置表現

 

前言

2025年對於全球股市來說,是動盪不安的一年,而對台股而言,更是充滿挑戰。從AI新秀Deepseek的橫空出世,到突如其來的關稅大戰,幾次重大事件引發市場恐慌性拋售,甚至創下台股歷史最大單日跌點。這場風暴讓不少投資人陷入恐慌,但也提供了一個極佳的反思契機:當市場崩跌來臨時,我的資產配置策略是否足夠穩健?

本文將深入分析六檔台股主要ETF的表現,並探討不同資產配置策略在此波動市場中的效果,以期為投資者提供實用的投資參考。

關稅大戰來襲,股市劇震再創紀錄

2025年春節期間,Deepseek的推出震撼市場,投資人擔心台灣AI伺服器供應鏈未來出貨恐受衝擊。結果是開紅盤日(2月3日)台股暴跌830點,跌幅達3.53%,創下農曆年開紅盤日最大跌點紀錄

接著清明連假過後,美中貿易衝突再起,關稅大戰爆發。4月7日台股再度崩跌2,065點,跌幅9.7%,台積電、鴻海、聯發科等權值股全面跌停,連帶多數ETF也跌停鎖死,且因台股海外ETF無漲跌幅限制,多檔海外ETF的單日跌幅大於10%。這不僅是今年最大跌點,也創下台股史上單日最大跌點紀錄

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,我們回顧台股ETF的表現,從中理解不同資產配置策略在系統性風險下的應對能力。

2025台股ETF績效分析

分析標的介紹

本分析選取台股6檔具代表性的ETF進行績效比較,ETF簡介請參考[008]台灣股票型ETF簡介與績效分析[018]台股海外ETF簡介與全球資產配置策略。分析期間為2025年1月2日至2025年4月18日,假設所有ETF除息當日立即將股息再投入。這六檔ETF可分為以下三類:

台股股票ETF

  • 富邦台灣50(006208):代表台股市值型ETF,追蹤台灣50指數,囊括台股50家市值最大的企業
  • 元大高息低波(00713):代表高股息ETF,專注於高股息且波動較低的台股企業

台股海外股票ETF

  • 元大S&P500(00646):追蹤美國標普500指數,涵蓋美國大型企業
  • 富邦NASDAQ(00662):追蹤美國那斯達克100指數,著重科技股表現

台股海外債券ETF

  • 元大美債7-10(00697B):追蹤7-10年期美國公債表現,屬中期債券型ETF
  • 元大美債1-3  (00719B):追蹤1-3年期美國公債表現,屬短期債券型ETF

統計六檔ETF績效數據如下:


2025績效表現關鍵亮點

分析期間內(2025/1/2至2025/4/18)各ETF表現如下:

  1. 累積報酬排序:美債ETF > 台股高息低波ETF > 美股ETF > 台股市值型ETF
    • 元大美債7-10與元大美債1-3 : 美債ETF表現最佳,累積報酬率達+1.12%~+2.35%
    • 元大高息低波 : 表現優於其他股票型ETF,累積報酬率-4.17%
    • 元大S&P500 & 富邦NASDAQ : 美股大幅回檔,累積報酬率-10.04% ~-13.18%
    • 富邦台灣50 : 受累於權值股大跌,累積報酬率-16.18%為六檔ETF最差
  2. 最大回撤情況
    • 科技股為重災區,富邦NASDAQ與富邦台灣50回撤最深,最大回撤-24.19%~-27.45%
    • 元大S&P500 產業較分散,最大回撤近-20%
    • 元大高息低波主打高息抗波動,最大回撤約-14%,為四檔股票型ETF最低
    • 債券ETF最大回撤顯著較低,元大美債7-10為-5.42%,元大美債1-3僅-2.58%

ETF績效分析結論:在這一波市場崩跌中,台股ETF跌勢最劇,尤其是富邦台灣50ETF受權值股影響明顯。美股ETF表現略優於台股,但仍出現大幅回檔,顯示全球資本市場情緒同步轉弱。相對而言,兩檔美國公債ETF在股災期間累積報酬皆為正報酬,且回撤較小,具有一定避險效果,證明資產配置中加入債券的重要性。

台股ETF資產配置績效分析

資產配置策略設計

透過模擬不同年齡層的資產配置策略,研究在這場股災中能否有效降低波動與風險。本文根據投資者年齡設計了四種資產配置策略,使用「110-投資者年齡」的股票配置比例原則:

  1. 30歲投資者:股債比例 80:20
  2. 40歲投資者:股債比例 70:30
  3. 50歲投資者:股債比例 60:40
  4. 60歲投資者:股債比例 50:50

股票部位配置(占比依年齡而定):

  • 台股50%:富邦台灣50(006208)與元大高息低波(00713)各半
  • 美股50%:元大S&P500(00646)與富邦NASDAQ(00662)各半

債券部位配置(占比依年齡而定):

  • 中期公債50%:元大美債7-10(00697B)
  • 短期公債50%:元大美債1-3  (00719B)

四種資產配置之績效數據如下:


2025年資產配置表現

在2025年1月至4月的市場動盪期間,不同資產配置策略的表現清晰地展示了風險分散的重要性:

  • 30歲投資者(股債比 80:20)的投資組合,累積報酬為-8.37%,最大回撤為-16.23%。
  • 60歲投資者(股債比 50:50)的投資組合,累積報酬為-4.58%,最大回撤僅為-9.59%。

2025年關稅大戰引發的股市動盪對於做好資產配置的投資人而言,結果不過是累積報酬-4.58%至-8.37%,期間最大回撤-9.59%至-16.23%,相較於股票型ETF的劇烈回撤(-13.9% 至 -27.45%),資產配置策略顯著降低了投資風險。許多人投資時過度聚焦在「哪檔股票漲最多」,而忽略了資產配置的核心:透過配置,不是放棄報酬,而是換取「在市場最壞的日子裡你不會出局」。

2018-2025年長期資產配置績效

若拉長時間來觀察資產配置的效果,以六檔ETF中最晚上市(2018/2/1)的元⼤美債1-3為基準,由2018/2/1⾄2025/4/18,回測四種資產配置之股價走勢、最大回撤與績效數據如下:



從7年多的資產配置績效來看,即使剛經歷了2025年關稅大戰的暴跌,資產配置的投資組合依然取得了相當不錯的報酬:

  • 30歲投資者(股債比 80:20)的投資組合累積報酬率達123%,年複合成長率約11.8%。
  • 60歲投資者(股債比 50:50)的投資組合累積報酬率約85%,年複合成長率約8.9%。

然而,高風險投資組合的年均波動率與最大回撤也相對較大,30歲投資者組合的最大回撤達-21.79%,遠高於60歲投資者組合的-14.24%。這再次證明了風險與報酬的正向關係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即使是保守的50:50配置,7年多來仍然取得了年複合成長率8.9%的報酬,顯著優於2%~3%的通膨,證實了資產配置的長期價值。

結論與投資啟示

每次股災都是檢視自己風險承受度的絕佳時機。從2025年關稅大戰引發的市場波動分析中,我們可以得出以下重要啟示:

  1. 資產配置是降低風險的關鍵:即使在台股創下史上最大單日跌幅的環境下,做好資產配置的投資人,2025年投資組合的損失仍控制在合理範圍內(-4.58%至-8.37%),最大回撤也僅為-9.59%至-16.23%。
  2. 年齡與風險承受度相匹配的策略至關重要:根據「110-年齡」法則調整股債比例,能有效平衡長期報酬與波動風險,使投資者在不同人生階段維持合適的風險水平。
  3. 長期投資的力量:縱觀7年多的數據,即使經歷了2020年疫情和2025年關稅戰等多次重大市場波動,合理配置的投資組合仍然取得了可觀的正報酬,證明了時間是投資者的朋友。
  4. 債券的避險價值:債券ETF與股票ETF之間並非每日都會負相關,有時亦會出現股債同跌現象,但在市場劇烈波動時期,債券ETF會表現出明顯的負相關特性,成為資產配置不可或缺的穩定器。在2025年關稅戰中,美債ETF的表現再次證明了其避險功能

如果這次股災讓你心情大受影響、食不下嚥、夜不成眠,這正是重新審視並調整自己資產配置的最佳時機。合理的資產配置不僅能在市場大跌時保護資產,更能讓投資者在面對市場波動時保持心理平衡,避免做出情緒化的投資決策。

正如數據所證明的,即使是2025年這場驚心動魄的市場波動,對於採用合理資產配置原則的投資者而言,不過是長期投資旅程中的一個小波折,而非足以摧毀財富的災難。這正是資產配置的最大價值所在。

留言